第(2/3)页 嘉鱼恨不得揪住老史瓦西的脖子大喊,“你是院士,院士,不是大白菜,不是本科生,大材小用也不能这么用啊!” 史瓦西却笑了笑没有说话。 他似乎有些意兴阑珊,干瘦的脸上有些落寞,圆圆的眼镜上布满了灰尘。 “不说这个了,这段时间,国内出现了的天才,叫阿尔伯特·爱因斯坦。他很厉害,发表了论文《广义相对论》,提出了很有意思的新理论;还有普朗克先生,提出了量子物理学,我非常感兴趣,给他们寄出了我的一些心得体会。” 从背包中,史瓦西拿出了一叠厚厚的稿纸,顺手准备递给了嘉鱼。 手伸到半截,他才想起来,眼前这个人只是个中尉,一个战士,这样的论文,他不会感兴趣。 史瓦西讪讪地准备收回递出去的文件。 嘉鱼一把抢过写满德文的稿纸,借着火光仔细阅读。 史瓦西的论文中,核心的内容就是论证了“斯塔克效应”。 电场中氢的光谱线会分离,而且分离程度与电场强度成正比,电场强度越强,谱线分离越大。 而且这种现象是可以从量子论的公设中证明的。 “还有没有?” 嘉鱼发现这个一脸灰土的老头,已经超越了后世无数人。 史瓦西从背包另外一个袋子里又掏出了一叠稿纸,最上面的,是爱因斯坦给他写的信。 “我抱着最大的兴趣阅读了您的论文。我没有想到,能有人以这样简洁的形式求出精确解。我非常喜欢您对那些对象的数学处理手法。——爱因斯坦” 1915年,爱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“爱因斯坦场方程”,被称作EFE方程——“爱因斯坦方程”。 描述了物质和能量所导致的时空弯曲,是广义相对论中最著名的一个公式。 推导出这个方程式后,爱因斯坦计算了很多次,都没有得出精确的解,他认为,这个方程只有近似解。 而史瓦西在到达东线战场的第20天,就完成了爱因斯坦场方程的精确解。 在隆隆的炮声中,他写出了一篇晦涩无比的论文,如果嘉鱼脑子里没有无数文明的知识,他也是完全看不懂。 一战时的科学家写的论文,毕竟不是《时间简史》这种科普读物。 史瓦西通过计算,发现了一种可能存在一种新的天体,它的质量增大到足够大后,光就再也不会从天体的表面离开! 史瓦西虽然计算出这种怪异的天体,但是他觉得,自己计算错误了。 或者说这个就是数学上的解,是脑力的游戏,自然界根本不会存在这种,光都无法逃逸的天体。 嘉鱼小声道,“黑洞……” 史瓦西这回咳嗽得无法自己控制,缓了好一会儿,才接着道,“根本就没有对应的物理意义。” 硝烟在沉沉的夜空中飘荡,整个欧洲容不下这么一个物理学家的微小书桌。 “数学、物理学、化学、天文学,都是同向前行的,无所谓谁落在后面,也无所谓谁在前头并施以援手。而天文学,与这个精确科学组成的圈子,有着最紧密的关联……数学、物理学、天文学构成了一个‘知识’,它就像‘希腊文化’一样,只能作为一个完美的整体而被理解。” 史瓦西说。 ………… ………… 一整夜嘉鱼在向史瓦西提问,什么是恒星,光的本质,电场与光谱线的关系,能量辐射的数学表达…… 在100年前,某个无人记得的战场角落里,史瓦西在向嘉鱼娓娓传授者物理学最神秘的知识。 嘉鱼在初级入门知识上的短板上打上了一块补丁。 黎明时分,史瓦西已经抱着酒壶睡着了,嘉鱼还在仔仔细细的阅读几篇论文。 100多年前,在俄罗斯的战场上,一个小小的德军炮兵中尉,揭示了宇宙最神秘的天体之一——黑洞的存在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