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卫星发射,需要用到泰坦号的两只“机械臂”。 在黑暗的宇宙中,泰坦号开始变形! 没有任何声音传出来,抱成球的泰坦号伸展开了双臂。 接着,两只机械臂快速将主卫星和纳米子卫星弹射出去,因为泰坦号处于赤道轨道,南北极卫星同时发射,正好抵消了反作用力,嘉鱼不需要再耗费能量维持飞船姿态了。 发射两颗卫星,泰坦号加速,经过地球60度表面后,接着发射两组卫星。 南半球和北半球各一颗。 这样360度球体,嘉鱼共分布了6组,12颗卫星。 一颗“守望者”卫星系统的主卫星发射出去,到达预定轨道后,卫星就会开启微型火箭制动。 卫星在预定轨道紧急刹车,逐渐静止在地球同步轨道上。 纳米子卫星也随之发射,分布在主卫星周边,能够实现辅助观测、信号接入放大,静电场防御功能。 泰坦号升空23小时之后,所有的卫星都已经布置完毕,开始下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——发射“尖兵”深空探测卫星。 经过泰坦号星光子系统反复计算,泰坦号机械臂握住了“尖兵”深空探测器,缓缓瞄准火星,推了出去。 微弱的反作用力下,泰坦号稍稍后退了几厘米。 达到安全距离后,“尖兵”深空探测器,启动了离子电推进发动机。 一束明亮的离子流从很丑的“尖兵”的尾部喷发了出来,太空中的微重力环境,让“尖兵”飞行的速度越来越快,十几分钟之后,“尖兵”就消失在了黑暗的宇宙背景中。 “尖兵”踏上征途,它将在之后的几年时间逐渐加速,向太阳系外飞驰。 它将先经过火星,利用火星引力场取得第一次加速的弹弓效应,之后直接到达木星引力场,取得第二次加速的弹弓效应。 如果没有任何意外的话,在第三年,尖兵深空探测器就将加速到光速的二分之一,达到每秒十五万公里! 尖兵质量小,发动机功率强大,如果载人飞行的话,加速到光速二分之一,至少需要一千年的时间! 以这种超高速度飞行10秒后,舰载燃料就将达到警戒线。 探测器立刻开始减速,又过三年时间,才能最终到达“恶魔之眼”星云! 所有能干的事都干完了,嘉鱼静静地坐太空泰坦号中旋转。 守望者卫星组展开太阳能电池板还需要一个小时的时间。 每颗卫星中“大脑”都是从手机里拆出来的真八核芯片,这是北方基地唯一无法生产的关键设备,为了生产这一批卫星,嘉鱼带领科学院的专家们到处抢劫手机,以至于北方基地很是传了一阵子“手机帮”的流言。 科学院的高手专家们重新写了程序,设计安装了手机芯片的保温层。 航天科技用的芯片,跟在地上人用的电脑还是有些区别的,宇宙空间中,背光面的温度低到接近绝对零度,太阳直射的位置,温度能到达几百度,冷热交替,没个强硬的芯片结构是不行的。 虽然肉眼看不到,但嘉鱼知道现在的地球已经布满了卫星,卫星入轨后,系统开机启动,快速建立卫星间的通讯网络,并进行自检测试。 这些都需要时间,嘉鱼现在变得很闲,很闲。 于是,嘉鱼突然想出舱看看,老躲在个金属壳子里,有些无聊了。 太空行走,看着挺简单,找个舱门推门出去,然后在宇航服腰上系根绳子,在太空中飘来荡去,又舒服又开心,还很简单。 但是实际操作起来,就难了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