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何宇直播的结束,并未给这个沸腾的夜晚画上**。 它扯开了一个更大的、通往未知的裂口。 “最后一个秘境!” 这六个字,携带着深海万米的冰冷与重压,透过屏幕,砸进了全球每一个观众的脑海。 网络世界经历了长达数十秒的集体失语。 那片由弹幕与礼物构筑的喧嚣瀑布,第一次,彻底干涸了。 紧接着,是更为狂暴的、核爆级别的井喷。 【深渊“以太”计划】如同一颗引爆全球的深水炸弹,在何宇的直播结束后,立刻在国际海洋学界、工程学界乃至材料科学界,引发了一场剧烈的学术地震。 最初的震惊过后,随之而来的是铺天盖地的、几乎是压倒性的质疑。 这不是【云梦城】时那种夹杂着羡慕嫉妒的嘲讽。 这是一种来自专业领域、基于现有科学体系的、居高临下的断然否定。 无数世界顶尖的海洋研究所和工程实验室的专家,纷纷通过媒体公开表示,何宇的计划是彻头彻尾的、违背了基本物理学常识的天方夜谭。 BBC的晚间专题节目,紧急连线了麻省理工学院深海工程实验室的主任,一位头发花白的资深教授。 “在挑战者深渊底部,水压超过1100倍标准大气压。” “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?意味着你指甲盖大小的面积上,要承受一辆重型SUV的全部重量。” “在如此恐怖的环境下,建造一座永久性的科研城市?这是科幻小说,不是科学!” 德国,马克斯·普朗克研究所。 一位刚刚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老者,在接受《明镜周刊》采访时,更是毫不客气地摘下了自己的眼镜,用一种看疯子般的眼神对着记者。 “我们目前最先进的‘的里雅斯特’级深潜器,其观察窗的特殊合金,在这种压力下也只能维持短时间的结构稳定,并且每一次下潜都会产生不可逆的金属疲劳。” “建造一座城市?除非他们找到了神话里的‘亚特兰蒂斯水晶’。” 他的话语里,带着一种不加掩饰的讥讽。 这种声音,迅速成为了全球学术界的主流。 从东京到巴黎,从斯坦福到牛津,所有掌握着话语权的顶级学府与研究机构,几乎形成了一个统一的阵线。 他们的结论高度一致:龙河大学的那个年轻人,在用一座梦幻般的【云梦城】征服了世界之后,终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,提出了一个不可能实现、甚至有些荒唐的妄想。 面对这场全球范围内的专业性质疑风暴,何宇和龙河大学官方,再次选择了沉默。 仿佛外界那汹涌的声浪,只是吹过云梦城海边的一阵微风,不值得任何回应。 这种沉默,在质疑者眼中,是心虚。 在支持者眼中,是煎熬。 然而,仅仅在直播结束后的第二天清晨。 当全球的媒体还在连篇累牍地分析“以太计划”有多么不切实际时,龙河大学材料学院的官方账号,在其旗下的,那个名为【启蒙】的学术交流平台上,公布了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报告。 没有预热,没有通稿。 就是这样安静地,上传了一份文件。 第(1/3)页